228事件73週年──來看什麼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
【文/後生人、圖/促轉會】
就在今年,228事件迎來了73週年,228事件一直都是台灣社會不斷關注的議題。相信大家在學校上課的時候,一定都會在歷史課本上讀過228事件的單元,在那個年代,228事件成為了進入白色恐怖時期的開頭,在政治、教育和文化等層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。去年爆紅的電影《返校》,也是以白色恐怖為背景而製作而成的作品,近幾年,政府終於開始正視228事件,並彌補以前威權時代對人民造成的傷害。或許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是228事件的受害者,但身為一個台灣人,我們也還是必須了解這個歷史事件對台灣社會所造成的種種影響。
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(簡稱促轉會)是中華民國行政院屬下任務型編制的二級獨立機關,負責有關轉型正義的事項。依照《促進轉型正義條例》授權成立,主要針對過去的威權主義統治時期,規劃和推動還原歷史真相、開放政治檔案、清除威權象徵、保存「不義遺址」、平復司法不公、促進社會和解、不當黨產的處理及運用等工作。
2017年12月5日,立法院三讀通過《促進轉型正義條例》。到了2018年5月31日,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,辦公室位址則位在臺北市大安區。
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工作包括還原歷史真相,清查與整理政治檔案,並撰寫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調查報告。因此,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需要蒐集、保全、造冊政治檔案,並擬定相關檔案的開放原則。有關處理威權統治時期相關檔案的時間計算,明訂是指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起,至1992年11月6日中華民國總統宣告終止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》為止。
(以上節錄自維基百科)
威權統治時期,為了偵訊所謂的「犯人」而執行酷刑,許多人被監控、因為莫名的罪責入獄,儘管出獄,人生也因此被蒙上陰影,找不到工作、租不到房子,社會大眾都拒之於千里……。作為活在現代的年輕人,我們並無法確切知道當時的社會是怎麼樣的氛圍,也無從得知長輩口中的恐怖是怎麼樣的等級,但至少我們知道是曾經發生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事。透過以前人所保留下來的紀錄,以及威權政府留下來所謂的「監管日記」和其他資料,透過促轉會讓我們得以知道真相,也讓許多人當年的有罪判決在今日終於得以撤銷。
現在仍然還有許多問題尚未解決,像是兩蔣的雕像是否銷毀,以及路名是否更改,甚至於中正紀念堂的存廢,有許多事情在社會上依然沒有達成共識、依然有爭議存在,甚至也有人因為轉型正義而受到權利上的損害,更有人認為不該藉由展示歷史傷疤來當作療傷的方法。
轉型正義一直都是一道難解的題,儘管過去的歷史已成為少數人陳舊的記憶,但我們並不能遺忘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件,正因為有那些過往得經歷,才能造就我們現在的社會。228事件也不再像以往那樣令人悲痛至極,期望大家都能好好的去認真了解這段台灣重要的歷史!